税延型养老险怎么讲,税延养老险依据哪个政策

商业养老新探索,税延养老险。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后,银发经济频登热搜,与养老相关的产品和配套服务成为了一大风口,针对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国家不止一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的第三支柱,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其中利用税收优惠,鼓励个人继承投保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就是探索的方向之一。什么是税延养老险?如果投保人缴纳商业养老的保费,在一定数额内,就可以在税前工资中扣除,等到将来取养老金时,再行缴纳。

2018年银BJ会发布税延养老险产品开发指引,试点工作平稳进行。但是人们对于政策和优惠的认知度还是不足。2022年在L会上,几名保险行业的代表针对税延养老险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更科学的抵扣安排,和更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等等。希望税延养老险在探索的路上,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红波,实话实说现场直播。

1、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什么是“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企业个人均可获利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个人收入中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其应缴个人所得税延期至将来提取商业养老保险时再缴纳。说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税前买入养老保险产品,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一产品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属美国的“401K计划”。

专家认为,发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有效拉动内需,释放存款,此外,还有利于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重要的是,养老基金规模的扩大,可以为国家积累大量的长期建设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举例来说,如果个人月收入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购买养老保险产品,那么当月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缴税就可以了。

2、税延养老险的内容

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并鼓励个人参与商业保险、提高将来的养老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明显。国家统计局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83亿,占比达34.1%。

国家社保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养老金体系三个支柱积累的养老资产约为7.05万亿元,仅占GDP的8.52%。在庞大的养老需求下,推动个人税延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成为迫在眉睫之事,而跟养老息息相关甚至是冲在市场前线的保险机构也及时预见到了这块蓝海,此次税延养老险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保险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以一名30岁的工薪族为例,其扣除五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工资为18000元,按照试点扣除标准,可以有1000元免税额,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5%最高税率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250元,一年为3000元。

税延型 养老 税延 政策